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于2025年10月1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25〕29号),是继《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在“十四五”中后期推动医养结合事业落地的又一关键行动指南。

该《通知》标志着我国医养结合工作从顶层设计全面转入集中攻坚、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作为未来三年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通知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任务具体,为整个医养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升级指明了方向。
《通知》开宗明义,提出通过为期三年的行动,到2027年底实现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供给有效增加、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的核心目标。其中最具体且最具标志性的指标是:推动每个县(市、区、旗)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直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基本实现医养结合服务县域全覆盖。 这意味着资源下沉和网络织密将成为本轮行动的首要任务,旨在解决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织密网络,优化资源布局
体系化建设:强调依托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网络进行整合与协同,鼓励“毗邻建设”,而非另起炉灶,体现了务实和集约化的发展思路。
功能转型:明确提出引导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这是盘活存量医疗资源、增加医养结合供给的关键举措。
深化协作:首次在部委级文件中明确支持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管理,旨在打通医养机构间的制度与技术壁垒,实现转诊、康复、用药、安宁疗护等服务的真正连续与协同。
固本强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开源”与“提质”并重:一方面通过院校专业设置(如新增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布点)扩大人才源头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从业人员开展全覆盖的能力提升培训,快速补齐人才短板。
赋能家庭与社区:创新性地提出开设 “医养结合课堂” ,要求机构每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教育与照护技能培训,将服务对象从老年人延伸至其照护者,这是构建社会化照护支持体系的重要一环。
关口前移,发展居家社区服务
做实健康管理:要求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并强调根据健康状况分类分级,推动服务从“普适”走向“精准”。
做优家医签约:明确提出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进养老机构,支持在养老机构设置家庭医生工作站,并设定了特殊困难老年人签约覆盖率不低于80%的硬性指标,强化了医养结合的基层抓手。
做活社区嵌入:鼓励利用社区设施提供“六助”服务,并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便捷获得专业医疗服务。
提质扩容,拓展多元化服务供给
突出中医特色:要求医养结合机构规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和健康养老中的独特作用。
关注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提升到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次讲座,并支持配备心理辅导人员。
强化医保支撑:明确要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并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收费政策,从支付端为服务开展扫清障碍。
保障失能失智群体:专项部署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鼓励设立失智照护专区,并推动长期护理保险与相关补贴政策的衔接,体现了对最弱势老年群体的政策倾斜。
守住底线,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
全过程评估:建立从入住到动态监测的持续评估机制,确保服务方案的个性化与适应性。
数据化质控:支持依托省级质控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并要求机构将服务质量管理作为内部考核依据,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特别提出了老年人Ⅱ度及以上压疮新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的量化管理指标。
规范化用药:对老年人自带药品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了从收取、派发到监测的闭环管理制度,直面机构管理的常见风险点。
常态化安全:对消防检查、应急演练和传染病防控提出了明确的频次要求,筑牢机构运营的安全防线。
附:一图读懂《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
转自:“健康报”公众号


《通知》的印发,释放出国家强力推动医养结合事业从“有”到“优”发展的明确信号。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未来三年将是夯实基础、提质扩容的关键窗口期。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及相关产业服务商需紧密围绕《通知》指引的方向,在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上寻求突破。
当前,医院的运营与发展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在医保支付改革驱动下,医疗体系加速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战略转型,医疗机构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定位与发展路径。

破局的关键,在于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从被动诊疗转向主动构建便捷、贴心、安全的健康服务。在此背景下,拓展医养结合服务,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医院突破增长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必选项。这既是响应国家政策,更是医院在变革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作为医疗信息化创新企业,目前,新星科技已构建了"多场景覆盖、全流程协同、多人群适配"的产品解决方案,为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全病程个案管理
针对医养服务衔接需求,全病程个案管理实现院前准备、院中服务、院后跟踪的全病程管理服务,为具有复杂、慢性或多重健康需求的个体或家庭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和协调性的医疗照护服务。

护患通
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护患通深度契合医养结合全周期服务需求,作为护患精准链接载体,院前实现咨询、筛查、预约一体化,院中同步治疗进程与健康宣教,院后联动随访监测、护士到家等服务,无缝衔接“医疗-康复-养老”场景,既响应政策对居家社区服务的要求,又以便捷化体验延伸医养服务边界,让患者全程享受到连贯高效的健康保障。

护士到家
在院后的居家社区服务领域,护士到家平台精准响应"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要求,实现护理需求在线下单、护士资质审核、服务过程追溯等全流程数字化,有效提升居家护理服务效率与安全性。

基于当前医养结合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要求,护加加正致力于通过更广泛的技术整合与生态合作,拓展医护康养服务边界,在链接智能硬件与平台互联、构建多层次机构服务网络、丰富医养服务产品矩阵、完善运营与聚合生态等方面,打造一个开放、协同的智慧医养生态。
职业病人群健康管理
在特殊群体照护方面,依托河南省职业健康管理平台构建的职业病防治健康管理聚合平台,逐步构建“医护康养”一体化数字生态。通过对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可穿戴设备、引入家庭医生与康复服务资源,形成以劳动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闭环,为构建“职业健康→医护康养→全民健康”的服务链条奠定基础。

基于当前医养结合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要求,新星科技正致力于通过更广泛的技术整合与生态合作,拓展医护康养服务边界,在链接智能硬件与平台互联、构建多层次机构服务网络、丰富医养服务产品矩阵、完善运营与聚合生态等方面,打造一个开放、协同的智慧医养生态。
面向未来,新星科技将构建一个覆盖全民、服务全周期、资源高效协同的智慧医养新范式。科技的生命力在于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将持续深耕,通过务实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质变,助力每一位长者享有更健康、更安心、更优质的晚年生活。